椰胡弦动,引流逗管声响;榕腔吟唱,传统不绝于耳。闽剧创排闽剧情景剧、新演戏迷推出“元宇宙全息仓”、绎沉创建抖音号线上传艺……在福州,浸式带着浓浓“虾油味”的改良闽剧推陈出新,沉浸式体验与多样化传播使古老唱腔焕发新活力,年轻吸引一批年轻人走进闽剧。引流
2月27日,传统闽剧《白蛇传》在2024年加纳“华人相聚在元宵”晚会上演出,闽剧程卉(中)在剧中饰演白娘子。新演戏迷 (福建省实验闽剧院供图)
闽剧又被称为福州戏,绎沉起源于明末,浸式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改良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和念白的戏曲剧种,在海内外戏迷票友众多。2006年,闽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3月27日世界戏剧日到来之际,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院长、文华表演奖和梅花奖获得者周虹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闽剧这个产生于东南沿海的地方剧种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正如闽剧《白蛇传》将经典旋律与戏曲体验相融合,具有极强的代入感,能让观众沉浸其中。
今年2月,福建省实验闽剧院一行20余人远赴加纳,参与2024年加纳“华人相聚在元宵”晚会的演出。将原来的戏服改为受年轻人喜爱的汉服,在传统闽剧《白蛇传》基础上创排沉浸式闽剧情景剧,剧中部分人物台词、戏曲唱段分别用普通话和福州话演绎……为了让更多人看懂、爱上闽剧,在加纳演出的闽剧《白蛇传》进行了创新调整。
“一出好戏,需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周虹认为,要出好戏,不仅要立足本地题材,更要海纳百川,让传统“看家戏”常演常新;在新编剧目上,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新颖表达方式,融入现代人的思想和审美,满足年轻观众的情感需求。
2023年3月15日,以“独具匠心 多彩‘遗’迹”为主题的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在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第六中心小学举行,闽剧演员为同学们表演闽剧。 记者 张斌 摄
近年来,福州各大闽剧剧团纷纷推动闽剧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仅福建省实验闽剧院,每年就与近20所大中小学结对,以兴趣班、选修课及主题讲座等形式在青少年中播撒戏曲艺术的种子。
福建省实验闽剧院的“00后”演员林煌在学校接触闽剧后,对闽剧产生兴趣,开始专业学习。她说,进入剧团后需观察前辈演出,反复学习与打磨,“有兴趣,才能坚持下去。”
2022年8月4日晚,15名闽剧优秀青年演员在福建省闽剧艺术中心登台献演闽剧《梅玉配》。 记者 刘可耕 摄
福建省实验闽剧院积极搭建合作平台,推出“元宇宙全息仓”“AI剧院游”“数字人闽韵游记”等,参与各类文旅融合的展演。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更多样化的传播新模式让更多人认识闽剧。
在福州,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副主任林颖以“闽剧林颖——攀讲依林妹”的抖音、头条账号等,线上传艺,成了拥有几十万“粉丝”的闽剧“网红”。她说,短视频成为很重要的非遗文化传播手段,辅助直播手段来配合,可以让闽剧走进更多年轻人。
“如何能找到您的唱腔片段或戏折子?以前刷到一个您唱的《三搜幻化庵》唱段,极为触动,谢谢。”年轻的抖音网友“峡哥”在林颖的视频下评论。如他一般,评论区还有不少网友留言,讨论视频里的方言与唱腔。
“我现在离‘火’出圈还远远不够,会继续做下去。”身为一位闽剧传承人,林颖表示,需要搭建更多渠道,让更多人看见闽剧。
在各大省市房地产投资增速大面积下滑的背景下,上海、天津、河北、陕西、贵州、新疆实现房地产投资正增长,尤其是上海以3.8%增速居第一。中房报记者 许倩丨北京报道受外部环境、房地产减速等影响,各大省市经济 ...
“精致小春姐”顾春芳:华丽白西装、镶钻水晶拖鞋,带来新兴凉果No.1_南方+_南方plus“欢迎收听广东‘讲错’电台编外节目之广东省第一届农事运动会乡村直播大赛......”来自云浮市新兴县的村播“精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薛庆元)校园安全时刻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其中食品安全又是重中之重。近日,南京市鼓楼区市场监管局启动校园餐饮具动态抽检,专门为孩子们的餐饮具卫生保驾护航。校园食品安全除了和食材有关, ...
在盛夏生产攻坚的热潮中,柳工产业链协同再传捷报,桩工设备迎来突破性进展:截至7月31日,由柳工常州公司自主研发的22-26吨米桩工机械专用上底盘单月交付突破23台,刷新历史最高纪录!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贾珺)记者12月7日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获悉,由北京市市场监管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组成课题组研究制定的《北京市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合规指引》2021年版)正式对外 ...
新宝堂:@新疆朋友,老广养生“法宝”来了!|老字号风采④_南方+_南方plus在“养生王者”广东人的日常生活中,陈皮一定是必不可少的药材与食疗产品,其中又以产于江门市新会区的新会陈皮最为珍贵。8月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