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记者朱海)标价不清晰、消费刺客计价不透明、提高套路事先不告知……商家的警惕这些“刺客”行为,不仅影响消费体验,常用而且侵犯了消费者的消费刺客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面对这些套路怎么办?3月13日,提高套路江西省消保委专门就此发布消费提示。警惕
仔细看清问清价格等信息。常用“消费刺客”最常用的消费刺客招数包括:价格标识不明显,不同价位商品混放,提高套路价签与商品不对应,警惕模糊、常用混淆计价单位,消费刺客事前隐瞒关键信息等,提高套路这些行为的警惕目的是混淆消费者视线,让消费者因无法准确掌握信息,而购买价格远超价值的商品或服务,实现商家利润最大化。因此,广大消费者不要单凭外包装预判商品价格,消费前一定要看清价格标签,特别要留意品名、价格和计价单位等信息,遇到标价模糊、货签不对应、关键信息缺失等情况,一定要主动询问工作人员,必要时借助手机软件查询了解清楚。对于没有明码标价的商家,则要谨慎选择。
切勿盲目购买“网红”商品。当前不少所谓“网红”商品,往往在宣传营销上投入高额费用,通过精美包装、概念炒作、标新立异、联名造势等手段制造消费噱头,千方百计地让消费者为高价埋单,然而其品质却与价格相去甚远。对此,广大消费者应保持理性态度,在追求个性、时尚的同时,更多关注商品和服务本身,以质量、品质和实用为先,不盲目追捧“网红”商品,不能错误认为高价代表高端,避免落入“消费刺客”的陷阱。
敢于向不合理高价说“不”。在购买商品过程中,若消费者在付款时发现遭遇“消费刺客”,则应该大胆说“不”,行使正当的法律权利,切不能为了面子而自认倒霉;在付款后,若察觉商家存在欺诈行为,同样有权要求退货、退款。
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广大消费者发现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没有明码标价、售价与标签不符,或者经营者有涉嫌价格欺诈等行为,应保留好交易过程中的相关证据,及时通过全国12315平台网站、当地12345等渠道依法投诉举报,或向当地消保委(消协)组织投诉,在全力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同时,借助行政部门、消费者组织等部门的力量,督促商家规范自身经营行为。
责任编辑:游婕日前记者从中国科大获悉,中国科大2021年少年班招生已启动,面向全国招收第45期学生,报名日期为9月18日至10月8日,招收对象为2005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学习成绩优秀、创新潜力突出的高二含) ...
史玉东 全国人大代表、蒙牛集团全球研发创新中心研发总监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营养健康的认知和需求大幅提升。但整体来看,国民膳食营养健康方面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平衡、奶类制品摄入不足、重点人...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0日讯记者王婉莹) 今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2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1~2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53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14870亿千瓦...